氢分子生物医学的发展:
1975年:【科学】(Science)发表证明氢气治疗皮肤恶性肿瘤并认为是抗氧化作用;
1978年:有报道高压氢对白血病的类似作用。含有49%的氢气、50%的氦气和1%的氧气的混合气体可有效防止海平面500米以下的潜水员工作时出现的减压病和氮麻醉;
1991年: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生物学教师杜元伟就开始对氢进行研究,在他阐释下的氢气是一种在体内可以作为能量使用的气体。
1992年:德国药厂申请氢气治疗疾病的专利,
1997年:杜元伟的文章《氢气对生命体的巨大作用》投稿至“第三届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国际学术交流会”,提出氢气作为强还原剂可以对抗癌症、衰老以及对抗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人体慢性疾病以及致畸可能性,并大胆提出:氢气是人体的清道夫、是人体内源性物质,氢分子与羟自由基直接反应是治疗炎症损伤的基础,提出“氢气能以一种未知的机制促进生命活力”。

1999年:杜元伟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文章,再次指出氢气在动物体内具有还原性和可抗氧化。在《氢气在生命活动中的意义作用初探》中提出:人在代谢过程产生积累过多的过氧化物,许多疾病及衰老就是这些过氧化物所致、人体必有一定的生命机制来对抗这些过氧化物。氢气是强还原剂,自然、无副作地消灭过氧化物实现了氧化还原意义上的平衡。
2001年:法国科学家报道高压氢对小鼠血吸虫病相关性慢性肝炎模型、具有抗炎作用;
2003年:林秀光博士发现神奇之水“圣水”真相是富含氢分子;
2007年:日本医科大学被称为世界氢分子生物学第一人的太田成男教授等发现:氢分子可清除人体自由基、对衰老及多种因自由基引起的急慢性病具有很好治疗作用;
2009年:日本成立了国际上第一个氢气生物学学会;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吴孟超及其团队,首先在老鼠的动物实验上发现了氢对肝脏损害有保护作用。研究成果最后发表在美国的《肝脏病学杂志》上;
2014年:中国医促会氢分子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氢分子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在中国氢分子生物医学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推广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4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及其团队在我国30多家医院,开展了6项氢气治疗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其中即包含了过敏性鼻炎的氢气辅助治疗研究、也包含了院士本人最为关注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辅助治疗和哮喘的氢辅助治疗等研究。这项研究中:入组病例数近800例、2项已完成,而初步的研究显示:氢气在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的辅助治疗中能发挥出相当的功效的。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公开采访时表示:氢气的临床应用可以将许多的疾病基本治疗向前推移,相当于治“未病”的作用。他同时预测:氢医学的进一步研究、有可能改变目前医学的格局。
而被称为中国氢分子生物医学第一人的孙学军,在国内率先推动了氢气生物学效应的研究、也将日本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推介到了中国。对中国氢分子生物医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016年:日本厚生省批准通过,把吸氢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手段开始实施应用。
2019年:徐克成教授与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四大院士联袂推出发布《氢气控癌的理论和实践》一书。
2020年:国家审批氢氧雾化及为三类医疗器械,用来治疗新冠肺炎与呼吸道疾病和胸肺疾病。

世界医学界、科学界的科学家通过无数的实验和实践证明氢对多种疾病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氢能够治愈和有治疗效果的有200种以上;
氢分子生物医学真正意义的研究实践很短,作为一门医学、生物学中的新生儿还是在幼儿状态,但是从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角度看已经显示了医学、生物学的巨大生命力,目前氢分子生物医学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在世界范围内正在以比前任何一个年代更快的速度兴起,由于世界处于信息社会和共享经济的社会模态相信氢分子生物医学在不久的将来会在人类解除病痛和延缓衰老方面作出更多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该网站注重分享,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百度、搜狗指南等),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官方网站(www.nobana.cn)|官方公众号(NBN006)客服妥善处理,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